
雨天赶制古早味年饼赚新年财,过新春。
今年伊始,林明发生水灾,交通中断,学校停课,当地经济活动停顿。日前,雨下不停,村民虽担心第二波水灾来袭,但是不忘赶制“火筒饼”及年饼,过年过节。
烘焙业者为方便烘焙流程进行,一般选择在屋院旁、公司屋外空地或另搭雨盖小亭等。
在林明,村民习惯称粿加必(kuih kapit)或鸡蛋卷为“火筒饼”,流传典故则无从考究。
除了烘焙粿加必供家人及亲友享外,也制作供街坊及外地市场销售,因可口香脆,口感佳,深受青睐。

成本涨价格上调
不过,林明家庭式制作业者们申诉,今年制作粿加必成本样样调涨,包括老椰子、火炭、鸡蛋及装罐等,继而推高年饼价格,每装有100个粿加必罐装价格略调1至2令吉,价格介于31至32令吉。
业者说,要烘焙香味可口的粿加必,其中关键秘诀是采用老椰子,但老椰缺货,价格从去年每粒1令吉50仙,涨至2至3令吉,这加重成本负荷。
因手工烘焙,即便出动家庭总动员,每天产量最高可达10、11罐而已。

家庭式制作年饼业者·朱燕琴:订单较往年减少
制作粿加必原料包括老椰、炭、及罐等,样样调涨,加重成本负担,今年每罐粿加必价格调整1令吉。
从去年11月中起,已陆续接到订单,每天顶限可手工制作10罐,每日运作6个小时。不过,相比往年,今年订单量较少,或许最后一分钟热起。
很难找椰子,从班珍甘榜一路找到原住民甘榜区。
为响应少糖养生概念,所制作的粿加必,每包粘粉减少50克糖,再减就带不出年饼的香浓味道。

饮食业者·杜爱鹃:新口味反应不俗
年饼包括粿加必刚刚上架,慢热中。
今年推出的粿加必,口味繁多,除了传统口味外,新馅料口味包括巧克力、花生及鸡丝等,获得不俗回响。
相信到月尾,接近农历新年,掀起购买年饼热。
家庭式制作年饼业者·陈福莲:量力而为接订单
椰子缺货,人手不够及体力因素等,订单依能力而接,今年也只是制作粿加必而已。
每日人工制作最多3罐粿加必,产量受限,订单优先留给熟客。
采用的椰子是精心筛选,以烘焙香浓椰香的粿加必。
家庭式制作年饼业者·陈燕芳:旺季需求忙不来
随着粿加必原料调涨,这包括椰子、火炭及罐子等,今年每罐粿加必价格调整2令吉。
椰子缺货又小粒,如以前只需用3粒椰子,制作2罐多粿加必,如今需增至4至5粒椰子,以制作同样数量的年饼。
今年会减少订单,制作至这个月杪就暂停,因还要应付旺季游客烧烤订单,实在忙不过来。
